2014年,国务院前总理李鹏同志亲自撰写的一部自传体书籍《李鹏回忆录》与广大读者见面了。
这本书记载了李鹏的人生经历,包括动荡的童年、少年时期在延安成长、从延安到东北、在苏联学习水电专业、在电力系统工作等。在书中,李鹏回忆了和妻子朱琳相爱、相处,并共同抚育小鹏、小琳和小勇三个孩子的诸多细节,艰辛又充满温馨。
一、
在回忆录中,李鹏向读者讲述了他的父母和他的五舅赵世炎、三姨赵世兰的革命故事。他们出身于富裕家庭,后来都成了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和中国早期的共产党员,其中李硕勋和赵世炎还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
大革命失败后,李硕勋受党组织委派,只身赴海南从事革命工作。由于叛徒出卖,他在海口不幸被捕。狱中的李硕勋受尽酷刑,以至两条腿都被打断了。但他却始终表现出一个共产党人的坚贞品格,宁死不屈,最后慷慨就义。他们的革命事迹,影响了李鹏的一生。
在回忆录中,李鹏同志记述了他的父亲在刑前写给他的母亲的绝笔信:“死后勿为我过悲,惟望善育吾儿。”从这封信中,我们看到了一个革命理想高于天的共产党人,面对敌人屠刀的慷慨与从容,看到了一位 28 岁的丈夫和父亲,同普天之下的丈夫和父亲一样,对自己的妻子和尚未满 3 岁的儿子所怀有的真挚而难以割舍的爱。
回忆录的第十章,题目叫做“幸福家庭 良好家风”,重点讲的是李鹏和夫人卓琳对子女的教育问题。书中有一个细节:1983年,李鹏同志就任国务院副总理前夕,他特意找他的三个子女谈了话,告诉他们:“我的职务变了,对你们要求要更严了。以后在家里住就要遵守家里的规矩,不得夜出不归。每月要交10元生活费,不能向他人借钱,不能替人传递信件和接受他人的礼品。”
这本回忆录出版后,《人民日报》特地发文,对回忆录给予了高度评价,称“李鹏回忆录文字朴实流畅饱含深情,让人看到了李鹏同志从烈士遗孤到国家栋梁的成长历程,更看到了他矢志不渝的坚定信念。他在学习、工作和生活中表现出的深入实际、密切联系群众、坚持真理、实事求是、勇于担当等品质,处处闪耀着延安精神的光辉。他用自己的实践书写了五个大字‘我是延安人’!我们从中真切地感受到了延安的好传统、好作风和好家风,他坚定的革命理想信念更给我们以深深的启迪。”
1958年7月,李鹏与担任苏联专家翻译的朱琳正式组建家庭。在两人的婚礼上,周恩来对李鹏说:“李鹏,你有一个好妻子,朱琳会是一位很好的贤妻良母。”
李鹏和朱琳结婚后,共生育了两子一女。 在夫妻两人的精心培养下,如今三人都已成了国之栋梁。
二、
作为中国电力国际发展公司的首席执行官,李鹏的女儿李小琳被誉为中国电力的”一姐”,并荣登美国《财富》杂志全球商界女强人榜。
有一次,一家美国媒体在采访中不怀好意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你能坐到今天这个位置,这其中有家庭的因素吗?
李小琳坦率地回答:“我的成长是自己一步一步努力的成果。从大学毕业到去基层工作,从最初的技术员、工程师,到处长、总裁,我一个合阶也设有漏。一个人如果没有自己的努力,只靠父辈的影响,即使给了你这个位置,你也是扶不起的阿斗!“
李小琳1961年出生于北京,她自称小时候是父亲的“跟班”,十几岁起就跟着父亲去很多电站考察。父亲头戴安全帽指挥工程技术人员施工的情景,李小琳至今历历在目:“小时候,看到父亲为中国的电力业四处奔跑,我从那时起就萌生了一个念头,长大后像父亲那样,头戴着安全帽下一线,指挥千军万马。”
在随父亲四处考察的日子里,李鹏经常有意带李小琳去当地的特困户家,指着在煤油灯下刻苦学习的孩子给女儿看,教育她要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努力学习。
李小琳回忆说:“那时候农村还没有电灯,用一个铁皮罐头壳和一绺延伸在外的棉线做成的煤油灯来照明。就是这盏破旧的煤油灯,让我产生一种强烈的使命感,长大以后要把光明撒播到每一个黑暗的角落。这也是我后来学习电力专业,从事电力事业的初衷。”
1988年,李小琳从清华大学电力系统自动化专业毕业后,进入华北电力公司工作,担任一名基层调度员。从这个岗位起步,她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一步步从技术员做到了高级工程师,之后成为能源部国际司经贸处副处长,从一个单纯的技术型工程师,转变成一名懂技术善管理的复合型人才。
为了能更好地胜任工作,李小琳又考入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学习管理。两年后,脱胎换骨的李小琳被调入电力部,成了经贸处处长。
“海归”后不久,李小琳向当时的电力部长报告:“国家发展需要电力先行,但尚缺资金,资金缺口至少2000个亿,建议在境外成立一个受法律保护的规范的公司,即成立‘正规军’,把国际上大的基金、财团吸引到我们这里,参与中国的电力建设。”李小琳的建议得到了电力部的肯定,她被抽调组建中国电力国际有限公司,并担任筹备组组长。
回顾那段经历,李小琳坦言:“当时有独上高楼的茫然,你去做,却不知道怎么做,在未知中寻找出路。公司成立后,在找境外资金投入电力市场时,好几次都因为观念、政策等因素失败了。好容易在香港找到一家战略投资伙伴,没想到1998年那场金融风暴,又让合作泡汤了。”
李小琳并没有气馁,而是与同事们一起穿梭于香港各大银行之间。2004年10月15日,中电国际旗下中国电力终于在香港主板市场上市交易。上市的第一天,中国电力的股票便大涨了17%。
在中国电力,李小琳很讲究团队的和谐,尤其是遇到困难时,更能感觉到她的刚强和执着。她提出了“静水深流”的和谐管理理念,因为在她看来,“企”字无人则止,员工既是和谐企业的主体,又是“和谐”的创造者,只有企业与员工和谐了,其他方面的和谐,才有根基和依托。
对于人们将她看成是标准的“女强人”,李小琳说:“‘女强人首先是‘女人。是女人,就要重视女性美。”和所有女人一样,李小琳也爱美,她的首饰、服装和手袋,都十分考究。她曾笑着解释她对“美丽”的理解:“我觉得美丽应该是美丽加能力,也就是‘美力’。女性能否拥有‘美力’,最终还要依靠自己。”
李小琳对女强人的“强”,也有自己的理解,她说那不只是刚强之“强”,还应该是柔韧之“强”。“正如水的屈伸、水的刚柔之道,百折不挠。人的一生当中,没有谁能保证一帆风顺,都可能起起伏伏,我们要学会微笑地去接受每一件事情。女性在尊重人、理解人、宽容人、沟通与悟性几个方面有独特优势,这些恰恰是优秀的女性管理者不可或缺的素质。”
三、
2024年3月8日,交通运输部部长李小鹏在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第二场“部长通道”上,用一组数据和案例,展现了当前我国交通强国建设的最新进展。
李小鹏说:“交通强国是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党的十九大提出建设交通强国,党的二十大提出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交通运输系统会把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作为总战略、总抓手奋力推进,推动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仍然任重道远。”
李小鹏出生于1959年,是李鹏的第一个孩子。据说当时李鹏的妻子朱琳遭遇难产,北京协和医院大夫林巧稚提出了“要大人,还是要孩子”的两难选择,得到的回答是:“大人也要,孩子也要。”结果母子平安。李小鹏就这样不平凡地来到世上。
也许是子承父业,李小鹏和妹妹李小琳在大学所学的都是和父亲李鹏一样的电力专业。毕业后,李小鹏进入华能工作。在这里,李小鹏逐步成长为这家企业的掌舵人。
2000年7月,李小鹏麾下的华能国际收购了山东华能,成为亚洲最大的独立发电公司,李小鹏也因此有了“亚洲电王”的称号。2002年电力体制改革后,华能国际成为五大电力公司里的佼佼者。
据李小鹏的一位同事回忆,李小鹏“中等身材,头发一丝不乱,齐齐地向后梳着,侧面跟他的父亲很像,说话语速适中,又不咬文嚼字,感觉上是条理清晰的人。”
2008年6月,李小鹏调任山西省副省长,从此步入政坛。2013年任山西省长,2016年调任交通运输部长。
面对记者的采访,李小鹏表示交通是发展的“先行官”,推动交通运输与经济社会协调可持续发展,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仍然任重道远。下一步将认真贯彻落实去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和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深化综合运输体系改革,促进交通物流降本提质增效,紧紧围绕“人享其行、物畅其流”的目标,奋力加快建设交通强国,努力当好中国式现代化的开路先锋。
四、
相比于李小鹏和李小琳,李鹏的另一个儿子李小勇要低调一些。
1963年9月6日,李鹏夫妇迎来了他们的第三个孩子。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重达8斤,又白又胖,十分可爱。李鹏打算给他起名叫“李小陶”,以纪念孩子的奶奶赵君陶。但赵君陶却不同意,她说:“这个孩子长大以后应该继承他爷爷的事业,做一个军人,就叫李小勇吧。“
奶奶的预言很准,1979年,李小勇果然参了军,成了一名光荣的解放军战士。
在部队服役多年后,李小勇如今已是中国军事文化研究院的常务副院长。在上任之时,李小勇曾向记者表示:“对于我来讲,这是自己接受过的份量最重的头衔,对于一个老兵来讲,深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在今后传承和发扬英雄文化过程中,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为新时代英雄文化传播和品牌发展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中国军事文化研究会是经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同意、国家民政部批准,于2014年2月成立的全国性、专业性、学术性、非营利性国家一级社团组织,主管单位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总政治部。
纵观李鹏的三个子女,虽然他们人事的行业各异,但在李鹏夫妇良好的家风教育下,都已成为国之栋梁,正在平凡的岗位上,为国家的建设尽自己的力量。而这,也正是已经去世的李鹏想看到的结果吧!
参考资料:
中国经济网:《李鹏之女李小琳:"女强人"首先在于女性之美》
澎湃新闻:《李鹏回忆录获官方推介,被称“延安精神践行者”、“家风良好”》
网:《李小勇受聘出任中国英雄文化研究院常务副院长》